我有时候会半夜突然醒过来,是一种不安和彷徨让我从梦中惊醒,企业经营压力太大了,一想到公司每个月都要固定支出巨大的成本,瞬间无形的压力就扛在了肩膀上,寝食难安!
这是在1年前,一位企业老板向我倾诉的一段话。这或许是很多老板的真实写照。面对来自经营的压力,面对下滑的业绩,面对企业高额的经营成本,让多数老板每天的日子并不好受。
今天分享一个关于研发行业的案例,希望通过这个案例,能让正面对企业经营管理困苦的你,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和收获。
要问软件研发行业,哪个岗位是企业最核心之一的?这个岗位甚至不夸张地说,是可以决定一家企业的经营命脉的!
那就是研发人员!
研发人员是在研发企业中至关重要的岗位之一,企业生存是因为向客户售卖产品,而研发人员就像生产人员,他们是产品交付变现的关键环节!因此,很多软件研发企业的研发人员工资都不低。为了避免人才的流失,甚至都不惜以高额的固定薪资,甚至年薪制的方式给到研发人员!而这,也正是很多软件研发企业最痛苦的原因之一!
员工,是资本,还是成本?
如果你的员工,拿着高额的薪资,却没有高价值的产出,甚至还给企业增加了更多的管理成本、内耗。那么,它就是成本!
如果你的员工,拿到的薪资背后,有着相应的高价值输出,提升企业效率,增加经营的经济效益。那么,它就是资本!
困惑在哪?
这一家软件研发企业,一样有着以上多数研发型企业的问题。
困惑一:固定成本偏高!
研发人员这类技术型人才,在薪资上,如果给到的薪资不高,是很难招到高水平的研发人员,所以这家公司只能开出相对高的固定薪资来吸引人才,留住人才。来从市场中保持一定的人才竞争优势!
困惑二:高价值输出弱!
虽然员工拿着不低的固定薪资,但是研发人员的动力却并没有很强。在产品研发端,新产品的bug不断,测试环节的反复交底工作量巨大,甚至很多交付产品,被用户端退回或重复安装。导致销售人员都不敢主动维护客户,生怕客户突然冒出关于产品使用的bug问题,可研发人员又不能有效解决。
困惑三:人员效率低!
产品的更新缓慢,研发人员经常到点下班,很少有主动加班的情况出现。而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却不能保障有效的研发进度,导致产品的更新升级往往达不到预期时间,以致进度受到影响。
困惑四:无有效的激励机制!
公司采用的是固定薪资结构,没有有效的激励模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高价值输出。所以员工没有状态,感觉就是当一天和尚念一天钟!
针对这类特殊岗位员工,给他们制定了一套整体的激励机制后,大部分员工都非常的开心,多劳多得,技术高,水平高,结果好的员工,拿的薪资就高!其中一名员工说,这才是符合我们研发人员的特性的一套机制,有这个机制,那就得靠实力说话了,摸鱼的人要注意了!
那么是这整套的激励机制是如何来设计的呢?
解决方案一:解决工作标准问题
1、工作量评估:用工作量来进行员工的效率与产值的关联,实现水平高的,技术好的员工自然工作量的产值就高,得到的绩效就高。
根据研发的内容,进行分类分项,根据项目的优先级别(1-3),项目的难易系数,评估出项目的工时数。
注意,从项目的优先级、难易系数所评估出来的工时数,需要公司的技术权威人员来客观的评估。
如公司的研发总监、或技术总监等高层岗位,且对研发工作是有权威性的,这样评估出来的项目工时就比较准确。而且对项目的交付要求需要明确;
2、工作进度评估:根据项目的进度需求,如正常进度则是正常的工时数,如为紧急加塞的项目,则会在正常的工时数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系数增加工时数的累积。而如是返工复查的项目,则会在原有的工时数上予以打折处理;
3、工作能力评估:通过员工的业内专业能力掌握情况、技术考评情况、工作量的累积情况、工作质量的反馈情况来综合评出员工的级别晋升与降级,增加岗位激励的动力!
解决方案二、丰富薪酬结构
1、月度收入=基本工资+KSF绩效工资
根据每个岗位,制定相应的KSF月度绩效结构,员工通过可量化的指标结果,设置指标平衡点,当超出相应指标平衡点,则可以根据奖励刻度尺度来进行激励,或少发!
2、年度收入=项目利润分红。
把每个项目进行独立核算项目的收入、成本、费用(可控),进而来核算单个项目的利润额。当项目在预算进度内完成,并达到回款比例条件,则可拿出单项目的项目利润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年度奖金包的分配。而奖金包的分配会根据项目参与人员的岗位特性,奖励二次分配规则(如职级系数、任务工时数贡献、任务完成率、等维度)
通过研发人员以上整体的激励体系设计,研发人员从拿固定工资模式,变为多重激励模式,增加了多个激励维度及机会。从月度到年度,从短期到职级发展都能够息息相关!
让真正有能力的员工,可以拿到更多的激励和回报。激发团队良好的竞合协作关系,让员工从成本变为资本,让员工为自己而干活!
立即咨询: 13716188458 / 18588225959,助您抢占市场先机。项目经理在线